评估结果显示,中国脊椎动物受威胁状况的恶化趋势有所减缓

xiaofeng
评估结果显示,中国脊椎动物受威胁状况的恶化趋势有所减缓

中新社昆明5月22日电 (记者 阮煜琳 缪超)中国科学院(以下简称“中科院”)副院长张涛22日在昆明举行的2023年国际生物多样性日宣传活动上表示,评估结果显示,中国的野生植物健康状况有所改善,脊椎动物受威胁状况的恶化趋势有所减缓,部分物种濒危状况持续向好,但是生物多样性下降的整体趋势尚未得到根本性扭转。

评估结果显示,中国脊椎动物受威胁状况的恶化趋势有所减缓
(图侵删)

当日活动上,中国生态环境部、中国科学院联合发布《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高等植物卷(2020)》和《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脊椎动物卷(2020)》。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是国际上最广泛接受和使用的评价物种灭绝风险系统。2013年和2015年,中国生态环境部联合中国科学院分别发布了《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高等植物卷)和《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脊椎动物卷)。这些名录对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发挥了重要作用。

张涛说,随着生物多样性调查和监测力度不断加大、科学研究不断深入,中国高等植物和脊椎动物的分类、系统进化和保护等工作得到了长足发展,大量新的物种、新的分类阶元和新纪录被相继报道。因此,生态环境部和中国科学院于2020年再次联合开展了红色名录的更新评估,最终形成此次发布更新的《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为生物多样性保护政策的规划和制定提供科学依据,为开展生物多样性科学研究提供数据基础,为公众参与生物多样性保护创造必要条件。

张涛表示,与上一次评估工作相比,本次评估有三个特点。一是评估的物种数量有较大增加。本次评估涵盖了高等植物39330种,较上一次增加4880种;脊椎动物4767种,较上一次增加410种。二是物种基础资料得到了极大丰富。本次评估中,有595种高等植物和157种脊椎动物因相关数据得到补充,其濒危等级获得了更新评定。三是进一步明确了中国受威胁物种的变化情况。评估结果显示,中国的野生植物健康状况有所改善,脊椎动物受威胁状况的恶化趋势有所减缓,部分物种濒危状况持续向好,但是生物多样性下降的整体趋势尚未得到根本性扭转,需要各方继续共同努力。(完)

习主席乘专机离开巴西利亚现场画面

腾讯云自主可控数据库TDSQL的架构演进

2024石家庄市“金秋”惠民书市开幕

北京:施工现场未加强免疫接种人员不得从事重点岗位工作

从智能出行看铁路高速发展

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广州赛区与华为牵手 开幕式主创团队新增成员亮相

“粽”有快乐相伴 “粽”有平安守护

上海最大方舱医院首批患者出舱

从47类专业奖项 窥见2019视频行业5大主流趋势

最美还是“石榴洪”

菲律宾发布海啸预警

上横高速全线首座钢箱梁顶推顺利完成

评估结果显示,中国脊椎动物受威胁状况的恶化趋势有所减缓的相关内容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暖风网络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取消
微信二维码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